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

《你的旅行,我的遊記VII:速寫裡的透視不用那麼準?我的構圖取捨》

 一開始學速寫的人,最容易卡住的地方,不是手抖,也不是沒時間,而是那幾條看不見卻揮之不去的「透視線」。

畫建築要對透視、畫街景要對透視、連畫張桌子都有人擔心桌腳沒對到消失點,好像只要透視沒對上,這張圖就不算「合格」。

 

可我總覺得,速寫本來就不是拿來考驗尺規的。

如果真要那麼精確,不如拿尺畫製圖,不如拍照,拍得比你畫得還準。

速寫的價值,從來都不在「對得有多正」,而在「抓得有多對」。

 

|透視只是工具,不是繩子|

 

很多人以為透視是束縛,其實它本來只是個工具,幫助我們在腦子裡整理畫面結構。

我自己在畫時,會在腦子裡先劃把大概的比例位置抓出來,知道空間往哪裡走。但這條線只是「起跑線」,一旦下筆,就不會被它綁住。有時候牆會歪,路會斜,老屋本來就年久失修,誰說它一定要垂直?

那種歪斜、那種不對稱,恰恰就是老房子最迷人的地方。硬要拉成標準透視,畫面是對了,但味道沒了。

 

|畫速寫,要畫空間感,不是畫教科書|

 

我曾經遇過一位學生,坐在台灣博物館前,鉛筆尺規全帶出門。

畫到後來,明明現場人聲、風聲、車聲都在,畫面卻冷冰冰的,像一張沒人住過的樣品屋示意圖。

我常跟學生說:畫速寫,不是畫工程圖,我們沒有要蓋房子。」

速寫要的是把你眼前那個空間裡的呼吸、時間感、使用痕跡都畫進來。

透視沒對上,沒關係,關鍵是你在那裡坐過、看過、呼吸過,線條有情緒,畫面才活。

 

|畫透視,不如畫「關係」|

 

速寫最珍貴的不是幾條正確的消失線,而是元素彼此之間的「關係」。人和桌子有沒有對位?窗戶跟門有沒有呼應?巷子盡頭有沒有把視線引出去?這些關係只要對了,透視差一點真的沒關係。因為你真正要畫的不是「幾何正確」,而是「空間關係」。

 

我常說,速寫裡的錯誤透視,有時候反而是味道,是手感,是一個人在那個瞬間存在過的證明。機器畫的線可以完美,人的手畫有時候,透視看似不精確,但畫面卻更有味道。一面老牆歪斜、一張桌子有點搖晃、一條小巷在畫裡微微扭曲,這些瑕疵才讓人看得進去,感覺那個空間真的被人使用過,而不是憑空生出來。

 

|拿掉不必要的,留住想說的|

 

速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法:你不需要什麼都畫進去。

我常常畫一半就直接把一些背景放掉,只留幾條線或乾脆留白,因為那些不重要。

 

畫面裡最重要的,是主角。如果主角是那棟磚房,就先把磚房的立面抓穩,透視至少別跑到太離譜,讓人一眼看得出它是房子就好。

但旁邊的機車、電線桿、雜物,你可以用幾條線大約暗示就好。

有時候還會把透視「拉掉」,故意用誇張的方式去增強畫面張力。

 

我畫台南老巷時最常這樣:屋子原本正的,我把屋頂往裡收一點,讓空間更壓迫,巷口的人影就更突出。那透視對不對?用尺來量當然不對,可是看的人會信,會進入那個畫面,這才是我要的效果。

 

|不完美,才是人味|

 

很多時候,剛開始學速寫的人,最怕畫「不準」,怕被人笑。可是速寫最吸引我的,就是那種不完美裡藏的真實。透視稍微跑掉、線條抖了一點、比例差了一點,沒關係,這些痕跡都是「人」的痕跡,是你當下坐在那裡、看著它、跟它相遇過的證明。

 

如果你想要一張完美的街景圖,找相機就好,不需要一張速寫。速寫的獨特,就是在快速的觀察裡,保留了當下的手感、呼吸、判斷和取捨。有些線是錯的,但味道是對的,那就夠了。

 

|給還在被透視困住的你|

 

如果你現在還在被「透視一定要對」困住,我想給你一個建議:

用筆量、用手機量角度。都是好方法。

真的覺得怪?就用文字補。真的透視跑掉?那就跑掉。跑掉一點,有時候反而更活。透視只是工具,不是答案。

速寫裡最重要的是那張紙上有沒有藏著你的眼睛和呼吸,其他都只是細節。

 

下次有人問你:「透視沒對會不會被笑?」

你可以笑一笑說:「有時候,不對!才對味。」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