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

《你的旅行,我的遊記V:速寫能捕捉到什麼是相機無法記錄的?》

 有時候有人看我一個人坐在路邊,背包裡翻出那本被揉到有點皺的速寫本,會好奇問我一句:「現在手機鏡頭這麼厲害,畫這個不是多此一舉嗎?」

我聽到都會笑,笑完才慢慢解釋給他聽:「拍照留的是證據,速寫留的是呼吸。」

 

一張照片拍得再清楚,也沒有畫裡那條線有溫度

 

相機有它厲害的地方,我也拍照,旅途中我手機相簿裡也都是照片,可是拍完就放著,很少再打開。反而是那些紙上畫的、手上留下來的鉛筆屑,偶爾翻到,反而會被自己當下的那一口氣嚇一跳。

 

像我有一次在亞維儂教皇宮前,找了一個有點髒的石階坐下來畫廣場。

手機一拍,三秒鐘,光線、天空、石頭都清楚得不得了,還順便拍到旁邊路過的行人與狗。可是速寫本裡那張,花了我二十分鐘,牆面歪的、樹影被風吹開的、經過的觀光客可能就只有三個圈圈;可偏偏就是那三個圈圈,我後來再翻到的時候,腦子裡跑出來的,是當下那陣法國南方的風,還有我那天四週圍有點炙熱的陽光味。

 

相機收進去的是畫面,速寫留住的是當下那個「我」。是我那天看到什麼、忽略什麼、捨不得刪掉什麼。

 

速寫是用身體記得,不是靠機器

 

拍照是用手指按一下,剩下交給機器自己收。

速寫是筆一拿起來,你要用眼睛看、用手慢慢跟著走,腦子還要選擇什麼畫、什麼不畫。畫完,一張小小的速寫裡,都是那天你身體裡跑過去的線。

 

有時候畫完,指甲縫裡都是滲出的鋼筆墨水,就像把旅行藏到指頭裡面。我每次旅行回來,行李箱可以很空,可是速寫本翻開就是我自己走過那裡的證明,還帶著當時心裡那些小聲音。

 

為什麼速寫留下的是「我」而不是「它」

 

速寫有趣的地方是它從來不客觀。拍照是鏡頭忠實,可是我手上的筆是偏心的。

 

同一條街,我今天心情好,畫得開開朗朗,線條抖得少;明天心裡悶悶的,同一個場景,畫起來就是皺巴巴,線條有點歪,有些該畫的人或窗戶乾脆直接省掉。拍照做不到這種「自我意識」,可是速寫能!很多人以為速寫是畫給別人看的,我反而覺得速寫是畫給自己看的。有時候別人看不懂沒關係,只要我自己看得懂:為什麼我在梵谷居住的亞爾(Arles)坐了兩個小時只畫那棵橄欖樹?為什麼我在塞納河邊那條船拍了許多張照片我都沒感覺,可是畫了幾筆卻記到現在?

這些都只有筆知道。

 

空氣、味道、對話,速寫都藏得下

 

速寫厲害的地方就是它還能把沒畫進去的東西留白。我常常在速寫裡畫不完整的人,留一點空隙給當時的聲音。

 

有一次在南法卡爾卡頌的集市,我畫了台灣少見的香料攤,畫到一半攤販跑過來看,一邊碎念法文問我:「這是什麼?」我沒聽懂他說什麼,只回了他一個笑,畫裡那幾袋色彩斑斕的香料包就變成我跟他交換的笑聲。那一笑,相機拍不到,速寫卻留得住。

 

拍照是留影子,速寫是留溫度

 

後來我常跟學生說,拍照沒有不好,我也會拍,可是要是時間允許,還是找個地方把筆拿起來畫幾筆。不管畫得漂不漂亮,至少留下一點自己當下的呼吸。

有時候你過了幾年再翻那張在查理大橋上的圖,手指頭摸到那條線,你就知道:「啊,我那時候就在那裡,天氣很冷,天空飄著雪,雪片落在紙上湛濕我的紙面,我心情有點累,可是我還是想把這個畫下來。」

那就是速寫最珍貴的地方。

 

所以啊,速寫能捕捉到什麼是相機捕捉不到的?

捕捉到的是你自己怎麼活在那一秒鐘裡的證據,還有你怎麼看這世界的樣子。別人看的是風景,只有你自己知道,線條裡裝的是你自己。

 

Alex Kuo|旅行速寫人

拍照留影,速寫留心。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